标准编号:GB/T 2075-2007,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包括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和氮化硼在内的,通过切除金属进行加工的硬切削材料的分类和用途,并规定了它们的应用。
本标准对于其他的用途(诸如采矿和其他冲击工具、拉丝模、金属塑性变形工具、比较仪测头等)是不适用的。
英文名称: |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ard cutting materials for m metal removal with defined cutting edges—Designation of the main groups and groups of application |
替代情况: | 替代GB/T 2075-1998 |
中标分类: | 机械>>工艺装备>>J41刀具 |
ICS分类: | 机械制造>>切削工具>>25.100.01切削工具综合 |
采标情况: | ISO 513:2004 IDT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07-07-26 |
实施日期: | 2007-12-01 |
首发日期: | 1980-11-11 |
提出单位: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归口单位: | 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1) |
主管部门: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起草单位: | 成都工具研究所 |
起草人: | 查国兵、许刚、张凤鸣 |
计划单号: | 20063394-T-604 |
页数: | 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9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7-12-01 |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513:2004。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ISO 引言,增加了前言;
---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GB/T2075-1998《切削加工用硬切削材料的用途 切屑形式大组和用途小组的分类代号》。
本标准与GB/T2075-1998相比变化如下:
---大组代号由原来的三种改为六种,分类原则不同。原标准的大组代号为P、M、K 三种,按切屑的形式分类;本标准的大组代号为P、M、K、N、S、H 六种,按被加工材料分类。识别颜色P、M、K 与原标准相同,分别为蓝、黄、红,新增加的N、S、H 分别为绿、褐、灰。
---增加一些小组代号。
---本标准取消了原标准中小组中的使用和工作条件。
---硬材料组增加了一些种类。硬质合金增加了HF:主要含碳化钨(WC)的未涂层的硬质合金,粒度---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 和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查国兵、许刚、张凤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2075-87;GB/T2075-1998。
请到 http://www.bzxzk.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