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百科
GB 25285.1-2010 爆炸性环境 爆炸预防和防护 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
2012-04-25   发表:

本部分规定了对可能导致爆炸的危险情况识别和评定的方法,以及与安全要求相适应的设计和结构措施,通过以下方面实现:
———危险识别;
———危险评定;
———消除危险或使危险降至最低程度;
———使用信息。
英文名称:  Explosive atmospheres - Explosion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 Part 1: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ology
中标分类:  电工>>低压电器>>K35防爆电器
 ICS分类:  电气工程>>特殊工作条件用电气设备>>29.260.20易爆环境用电气设备
采标情况:  EN1127-1:1998 NEQ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0-11-10
实施日期:  2011-09-01
提出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
主管部门: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
起草单位: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起草人:  张刚、李勤、居荣华、王军、张晓飞、刘姮云、林建荣、李晓宁、李一、郑振晓、刘绮映
页数:  36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9-01
前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25285《爆炸性环境 爆炸预防和防护》包含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2部分:矿山爆炸预防和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部分是GB2528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参照EN1127-1:2007《爆炸性环境 爆炸预防和防护 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英文版)制定的。术语和定义中保留了EN1127-1:1998的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与EN1127-1:2007的主要技术差异是:为了与GB3836.1—2010类型表述趋于一致,本部分将EN1127-1:2007中的Ⅱ类G级1、2、3级设备分别修改对应于本部分Ⅱ类Ga、Gb、Gc级设备;将EN1127-1:2007中Ⅱ类D级1、2、3级设备分别对应于本部分Ⅲ类Da、Db、Dc级设备。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工程研究所、正星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黎明防爆电器有限公司、创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刚、李勤、居荣华、王军、张晓飞、刘姮云、林建荣、李晓宁、李一、郑振晓、刘绮映。
本部分于2010年首次发布。
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危险识别 5
4.1 通则 5
4.2 燃烧特性 6
4.3 点燃要求 6
4.4 爆炸特性 6
5 危险评定要素 6
5.1 通则 6
5.2 确定爆炸性环境出现的可能性和量 7
5.3 确定有效点燃源的存在 7
5.4 评定爆炸可能产生的效应 11
6 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至最低程度 11
6.1 基本原理 11
6.2 避免出现爆炸性环境或减少爆炸性环境的量 12
6.3 危险场所分区 14
6.4 设备、防护系统和元件避免有效点燃源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14
6.5 设备、防护系统和元件降低爆炸效应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20
6.6 对紧急措施的规定 23
6.7 爆炸预防和防护用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原则 23
7 使用信息 24
7.1 通则 24
7.2 设备、防护系统和元件的资料 24
7.3 试运行、维护和修理时防止爆炸的资料 25
7.4 资质和培训 2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爆炸性环境用工具 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保护级别和分区之间的关系 2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利用测量和控制系统避免有效点燃的原则 28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