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690的本部分规定了稀土金属及氧化物中氟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稀土金属及氧化物中氟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0.50%。 |
英文名称: |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non-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 oxides—Part 16:Determination of fluorine content—Ion selective electrode analysis |
中标分类: | 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4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1-01-14 |
实施日期: | 2011-11-01 |
归口单位: |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9) |
主管部门: |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9) |
起草单位: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包头稀土研究院、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杨萍、陈云红、高励珍、姚南红、王安丽、郝茜、陈婕、朱霓 |
页数: | 8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1-42490 |
出版日期: | 2011-11-01 |
前言 |
GB/T12690《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共分17个部分: ———第1部分:碳、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法; ———第2部分:灼减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物中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4部分:氧、氮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和脉冲-热导法; ———第5部分:铝、铬、锰、铁、钴、镍、铜、锌、铅量的测定; ———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 硫氰酸钾、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硅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氯量的测定 硝酸银比浊法; ———第10部分:磷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钍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钨、钼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钛量的测定; ———第15部分:钙量的测定; ———第16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铌、钽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16部分。 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9)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 本部分由包头稀土研究院、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萍、陈云红。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高励珍、姚南红、王安丽、郝茜、陈婕、朱霓。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