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郑州高新区成为全国17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第14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中原经济区中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贯彻落实国务院标准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施标准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主旨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布点建设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标准在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为此从2006年开始,国家标准委根据全国国家高新区、经开区的规模、水平、区划等要素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成都批准建设了1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化工作和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推动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郑州高新区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工作作为立区兴区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以管委主任为组长的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对技术标准的资助奖励办法,研究确定标准化工作建设规划,使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资金支持、工作方案都保障有力,切实可行;郑州市质监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高新区标准化工作铺路搭桥;郑州高新区质监分局和相关部门按照上级确定的工作目标,把申报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重中之重,倾全力抓紧抓好,协同有关部门先后到福建、吉林两省六地学习取经,数次陪同上级领导赴京向国家标准委汇报示范区建设事宜。在11月27日-28日国家标准委对郑州高新区建设国家高新区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现场评定的重要时刻,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国亲自迎接国标委现场评定组莅临我区并汇报,省市局领导非常重视,省质监局副局长、省政府参事肖继业,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孙银辉,郑州质监局局长刘建峰、副局长冯磊也参加了现场评定,管委副主任宋旭光全程陪同并详细汇报,为顺利通过现场评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是郑州市政府下达给郑州高新区和郑州市质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建设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将大幅提升郑州高新区标准化工作水平,增强郑州高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对郑州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增强郑州和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给中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