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资讯
国际互联网标准组织IETF大会首次在华举行
2010-11-29   发表:

  78届会议过后,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终于将会址定在互联网呈蓬勃发展之势的中国。11月12日,为期5天的第79届IETF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此次IETF大会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协办。面对记者的追问,IETF主席罗斯•豪斯利(Russ Housley)不吝用溢美之词来形容首次在中国召开的IETF大会。

  参与制定9项标准 超历史总和

  IETF创建于1986年,每年举办三次例会,如今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技术组织,通过IETF大会提交、讨论和确认的技术标准已经广泛应用于今天的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精英人士从未放松对创新的追求,而积极参与到IETF大会的工作中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持续创新的必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标准化工作,在以互联网标准制定方面为代表的领域内取得突出成就。截至2010年,以中国研究人员和机构为主制定的互联网标准RFC共计17个,仅2010年就达到9个。而历年来参与RFC撰写的第一作者来自中国的标准,就有25个。清华大学、华为、中国移动、CNNIC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广泛参与到国际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中,其中清华大学就已累计向IETF提交互联网技术标准RFC草案25项,其中5项已经获得IETF批准。

  近两年中,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占IETF大会总人数的比重已经从3%增加至11%。第79届IETF大会参加者共1200多人,分别来自52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参会者已经达到366人,超过美国派出的340人。据悉,中国在IETF大会参与者人数的扩大已经成为常态,从侧面说明中国推动互联网标准和技术进步的决心、信心。

  角色的转变 不再甘当“配角”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互联网前身ARPANET建成发展至今,互联网已经拥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联网主机已从1971年ARPANET的23台主机发展为现在的4亿5千多万台。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连接起源自1994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4.2亿,真正成为互联网的大国。中国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创新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经济的繁荣发展、互联网事业的不断进步促使中国重新定位在全球互联网技术和标准进步中的角色,中国互联网人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只有欧美国家才能去定义、去完善互联网,中国也需要完成从互联网大国到互联网强国的转变。因此,愈来愈多的中国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寻求在互联网技术和标准领域实现突破。

  有进步也有缺憾 任重而道远

  近些年参加大会的中国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大会的第二大参与国。第79届IETF大会上,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更是达到366人,约占参会总数的31%。

  稍显遗憾的是,强大的参会群体并不意味着中国制定的互联网RFC标准已成为IETF标准的主要源头。相反,中国制定的互联网RFC标准占IETF已经制定的互联网RFC标准的比例不足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毛伟博士认为,中国RFC标准占IETF总RFC标准的比例应当与参会人数成正比。

  按此推算,中国本次参加第79届IETF大会的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共366人,约占全部与会者的31%,毛伟心中的RFC比例理想值约为31%。从不足1%到约31%,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显然还要面临诸多挑战。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