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百科
GB/T 13821-2009 锌合金压铸件 国家标准(GB)
2012-05-16   发表:

标准编号:GB/T 13821-2009,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锌合金压铸件的分类、分级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

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锌合金压铸件。

英文名称: Zinc alloy die castings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3821-1992
中标分类: 机械>>加工工艺>>J31铸造
ICS分类: 冶金>>有色金属>>77.120.60铅、锌、锡及其合金
采标情况: MOD ASTM B 240:2007
发布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09-04-01
实施日期: 2009-12-01
首发日期: 1992-11-05
提出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宁波万安股份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 刘海峰、马顺龙、梁焕操等
计划单号: 20021028-T-604
页数: 12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12-01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B240-07《锌和锌铝合金铸件和压铸件标准规范》。

本标准和ASTM B240-07相比,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存在如下差异:

---未采用ASTM B240-07的术语和订货信息;

---未采用ASTM B240-07的引用文件,用我国的标准代替相对应的ASTM 标准;

---增加了附录B压铸锌合金牌号对照及典型力学、物理性能表,性能表中部分采用了ASTMB86?06附表中的典型力学和物理性能;

---增加了锌合金压铸件的分类和分级;

---增加了压铸件尺寸和其他技术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13821-1992《锌合金压铸件》。

本标准与GB/T13821-199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锌合金压铸件的分类;

---增加了压铸件的化学成分;

---增加了压铸锌合金牌号对照及典型力学、物理性能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市石碣华丰五金厂、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宁波万安股份有限公司、创金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峰、马顺龙、梁焕操、赵炳华、何经元、李远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821-199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5678 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GB/T6060.3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第3部分:电火花、抛(喷)丸、喷砂、研磨、锉、抛光加工表面

GB/T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12689.1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 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CAS分光光度法和EDTA 滴定法

GB/T12689.3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2689.4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解法

GB/T12689.5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铁量的测定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2689.6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铅量的测定 示波极谱法

GB/T12689.7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2689.10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苯芴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GB/T1382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请到 http://www.bzxzk.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