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荧光增白剂VBL(C.I.荧光增白剂85)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荧光增白剂VBL的产品质量控制。 |
英文名称: |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VBL(C.I.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85) |
替代情况: | 替代GB/T 10661-2003 |
中标分类: | 化工>>涂料、颜料、染料>>G57染料 |
ICS分类: | 71.100.01;87.060.10 |
采标情况: | ISO 9942-3:1999,IDT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0-12-23 |
实施日期: | 2011-10-01 |
提出单位: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归口单位: | 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 |
主管部门: | 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 |
起草单位: | 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
起草人: | 蒋东文、董仲生、甘宏宇、竹百均、李钢、诸叶青 |
页数: | 8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1-41818 |
出版日期: | 2011-10-01 |
前言 |
本标准代替GB/T10661—2003《荧光增白剂VBL》。 本标准与GB/T1066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荧光增白剂VBL(C.I.荧光增白剂85)》; ———增加了CASRN 号(本版的第1章); ———合并了用于纺织品和用于造纸两个规格(2003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检验项目中的“相对强度”和“白度”更改为“增白强度”,指标相应修改(2003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和试验方法(本版的第3章和5.9); ———增加了增白强度的试验方法(本版的5.4); ———取消了相对强度和白度试验方法(2003年版的5.4和5.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 标准主要起草人:蒋东文、董仲生、甘宏宇、竹百均、李钢、诸叶青。 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1996年为第一次修订,2003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
引用标准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374—2007 染料 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81—2006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 不溶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2383—2003 染料 筛分细度的测定 GB/T2386—2006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 水分的测定 GB/T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9601 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 GB20814 染料产品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限量及测定 GB/T23979.1—2009 荧光增白剂 增白强度和色光的测定 棉织物染色法 GB/T23979.2—2009 荧光增白剂 增白强度和色光的测定 纸张染色法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