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几何公差的基准和基准体系的定义、在技术图样上的标注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方法。 本 标准适用于采用模拟基准要素和基准要素的拟合要素建立基准的基本规则。 |
英文名称: |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Geometrical tolerancing—Datums and datum system |
替代情况: | 替代GB/T 17851-1999 |
中标分类: | 机械>>机械综合>>J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
ICS分类: |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技术制图>>01.100.20机械工程制图 |
采标情况: | ISO 5459:1981 MOD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1-01-10 |
实施日期: | 2011-10-01 |
提出单位: | 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 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 |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原工学院 |
起草人: | 李晓沛、张琳娜、赵卓贤、赵凤霞、赵则祥 |
页数: | 20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1-10-01 |
前言 |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5459:1981《技术制图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英文版)。 本标准在保持ISO5459:1981的基本内容不变时,主要修改如下: ———标准名称增加引导要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采用基准要素的拟合组成要素或拟合导出要素建立基准时的情况; ———根据现行GPS标准,引用了方位要素、尺寸要素、组成要素、导出要素、拟合组成要素、拟合导出要素等术语定义; ———第5章“基准的应用”中增加了用基准要素的拟合要素建立基准的示例;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本标准代替GB/T17851—1999《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本次修订除上述修改外,与1999版相比,还有如下变化: ———将“形状和位置公差”改为“几何公差”; ———修改了基准的定义; ———修改了图2中基准要素的标注错误[本版的图3a)]; ———增加了6.2基准字母; ———增加了7.1基准目标符号。 本标准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原工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沛、张琳娜、赵卓贤、赵凤霞、赵则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851—1999。 |
目录 |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准的建立 2 5 基准的应用 5 6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标注 7 7 基准目标 10 7.1 基准目标符号 10 7.2 基准目标的应用 11 8 三基面体系 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在GPS矩阵模型中的位置 13 |
引用标准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8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1182—2008,ISO1101:2004,IDT) GB/T1667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GB/T16671—2009,ISO2692:2006,MOD) GB/T18780.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 第1 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ISO14660-1:1999,IDT) GB/Z203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GB/Z20308—2006,ISO/TR14638:1995,MOD) GB/Z24637.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 第1部分:几何规范和验证的模式(ISO/TS17450-1:2005,IDT)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