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百科
GB/T 12688.3-2011 工业用苯乙烯试验方法 第3部分:聚合物含量的测定
2012-04-16   发表:

本部分规定了工业用苯乙烯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的光度法适用于聚合物含量范围为1mg/kg~15mg/kg的苯乙烯样品的测定。样品聚合物含量若大于15mg/kg时,则应在测定前进行适当稀释。
本部分的目视法适用于聚合物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1.0%的苯乙烯样品的测定。样品聚合物含量(质量分数)大于1.0%时,应在测定前进行适当稀释。
本部分不适用于工业用苯乙烯中二聚体和三聚体的检测。
本部分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 of styrene for industrial use—Part 3: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polymer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2688.3-1990
中标分类:  化工>>有机化工原料>>G16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ICS分类:  化工技术>>有机化学>>71.080.15芳香烃
采标情况:  ASTM D2121-2007 MOD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1-05-12
实施日期:  2011-11-01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SC 4)
主管部门: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SC 4)
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起草人:  杨伟、陆慧丽、姜连成、田江南、李向阳
页数:  8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  155066·1-43229
出版日期:  2011-11-01
前言
GB/T12688《工业用苯乙烯试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纯度和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第3部分:聚合物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第5部分:总醛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第6部分:工业用苯乙烯中微量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
———第8部分: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微量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为GB/T12688的第3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 D2121-07《苯乙烯单体中聚合物含量的标准测定方法》(英文版)。本部分与ASTM D2121-07的结构性差异见附录A。
本部分与ASTM D2121-07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我国标准;
———对高纯聚苯乙烯粒子的验收进行了规定;
———删除了标准曲线绘制中25℃的温度要求。
本部分代替GB/T12688.3—1990《工业用苯乙烯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 光度法》。
本部分与GB/T12688.3—1990的主要差异为: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将光度法的测定范围修改为1mg/kg~15mg/kg;
———增加了高纯聚苯乙烯粒子配制聚苯乙烯标准贮备溶液的方法;
———增加了目视法;
———删除了标准曲线绘制中25℃的温度要求。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伟、陆慧丽、姜连成、田江南、李向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688.3—1990。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268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3723—1999,ISO3165:1976,idt)
GB/T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下载标准请到http://www.bzxzk.net/search/搜索下载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