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用卡尔·费休电位滴定法直接测定原油中水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原油中水含量的测定,对于硫醇硫或二价硫离子硫的含量或二者的总量的质量分数在0.005%~0.05%的原油,水含量测定范围的质量分数为0.05%~2.00%;对于硫醇硫或二价硫离子硫的含量或二者的总量的质量分数少于0.005%的原油,水含量测定范围的质量分数为0.02%~2.00%。 注:大量物质和多种化合物凝聚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干扰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水含量。但原油中的干扰物质 仅可能是硫醇和离子硫化物。当水含量测定范围的质量分数在0.05%~2.00%时,质量分数少于0.05%的硫干扰是很小的。 |
英文名称: | Crude petroleum—Determination of water—Potentiometric Karl Fischer titration method |
中标分类: | 石油>>石油、天然气>>E21原油 |
ICS分类: | 石油及相关技术>>75.040原油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1-09-29 |
实施日期: | 2012-01-01 |
提出单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 |
主管部门: |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5) |
起草单位: |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
起草人: | 李飞雪、王树青、刘雯、纪旭、姚淑华等 |
页数: | 12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前言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0336:1997《原油 水的测定 卡尔·费休电位滴定法》(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10336:1997的主要差异如下: ———将第8章式(3)“Wv=W mρ”中的样品密度“ρ”改为相对密度“D”,并按我国规定的密度计量温度,将“15℃”改为“20℃”,此修改对结果精密度无影响; ———增加了“7.4”关于黏稠原油样品进样的内容; ———增加了“8.2”黏稠原油样品水含量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第10章“质量保证和控制”。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飞雪、王树青、刘雯、纪旭、姚淑华。 |
引用标准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88,eqvISO3170:1988)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SY/T5317 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SY/T5317—2006,ISO3171:1988,IDT) ISO3733:1976 石油产品和沥青材料 水的测定 蒸馏法(Petroleumproductsandbituminousmaterials—Determinationofwater—Distillationmethod) ISO3734:1997 石油产品 残余燃料油中水和沉淀物的测定 离心法(Petroleumproducts—Determinationofwaterandsedimentinresidualfueloils—Centrifugemethod) |
0条评论